问道静教院附校 砥砺奋进勇前行

首页    对外交流    问道静教院附校 砥砺奋进勇前行

为切实推进我校“正”文化建设,聚焦核心素养,优化育人方式,深化课程改革,2023年5月25日,我校党总支书记、校长韩俊元,党总支委员、副校长巫泰兴,党总支委员蔡宏带领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,走进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,开启一天的参观学习。

 

“双主体”德育课程

上午,静教院附校党总支书记倪继明开设题为《“双主体”德育课程的建构》的专题讲座。

倪书记以“创设绿色生态环境”为导语,介绍通过调整作息时间、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、每周举行一次全校性文艺演出等七个敏感性指标为支撑,为学生全面且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。

倪书记以课程化、校本化、体系化为关键词,强调“师生共同参与德育课程的开发、实施和评价,能够为改革创造巨大空间”,“课程建设不仅要关注活动过程,更要以目标为导向、注重育人效果”,“要通过顶层设计架构德育体系,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”。

倪书记还强调,学校德育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,要以课程为线索和载体,构建让学生参与德育课程开发、实施、评价的全过程,实现其知识与品德的双丰收。

“明星闪亮三十分”、八大领域校本课程、学生社团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 

后“茶馆式”教学改革

下午,静教院附校校长、上海市特级校长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人利校长,开设题为《课堂教学研究的教学方式视角》的讲座。

张人利校长开设讲座

张校长强调,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核心环节,育人方式的转变应体现在教学方式的优化上。教学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,为克服当前课堂教学中的“短板”,应倡导优化教学方式或整合多种教学方式。

接着,张校长介绍了后“茶馆式”教学研究的沿革。后“茶馆式”教学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,改变以学科逻辑结构体系为线索的课堂教学讲解,转向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。

最后,张校长阐述了深度整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。他认为,深度整合式教学是以主题引领,整合多门综合课程内容、多种教学方式和多样教学评价,在教师的帮助下,让学生进行主题、实践、研究和跨学科学习。

 

作为课程改革的领跑者、绿色生态的创设者、轻负高质的倡导者、教育规律的探寻者,静教院附校积极探索如何更好把握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理念,追寻教育本质规律,激发学的主动意识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“示范一方,影响全国”。

讲座后,张人利校长与我校主要领导就办学理念、学生培养、课堂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交流。

 

闹中取静  “目”中有人

初夏草木葱茏时,附校栀子香满园。校长办公室主任王捷老师带领我校人员参观校园。

参观图书馆

静教院附校的校园设计中西合璧:江南水乡式的白墙灰瓦、哈佛标志红、绿荫场以及赭红色的跑道,相互映衬,交织出一幅典雅别致又极具现代感的校园图景。

图书案馆前合影

闹中取静,“目”中有人。校园整体设计呈“目”字形,所有教室全部朝南、南北通透、不沿马路、不沿操场,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安静亮堂的学习环境。朝向不好的地方给了校长室、办公室。在校园设计上,呈现教师围绕学生的格局,真正做到教师围绕学生“转”,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。

整个校园采用“交叠”的空间模式,将教学区与运动区交叠、不同类型教学区交叠、不同高度庭院交叠等,形成容纳屋顶花园、中层教学楼与下沉式庭院等多层次、多环相扣的教学综合体,为学生提供讲座、运动、游戏、学习和探索等多功能的复式校园。校门口设有图书馆、风雨操场、室内篮球馆,每个楼层都设有议空间和趣空间,营造出一个优雅灵动的学习、锻炼空间。

张人利校长介绍校园

我校一行与张人利校长(左6)、倪继明书记(左5)合影

 
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先进的理念引领教育发展,优良的生态促进教育发展,高质的教科研驱动教育发展。我校老师们边走边看,边听边记,除了满满的收获,心中更有美好的憧憬在悄然生长。

我校秉持“为幸福人生做准备”的办学理念,打造“正”文化校园,推进“心本德育”和“学思课堂”教育教学改革。相信此次沪上行,会给盐初中带来更多发展创意。让我们坚定走好建设高品质、有内涵、有特色的校园发展之路。

 

 

创建时间:2023-05-29 08:46
浏览量:0
收藏